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大家庭——亚洲存在着多样的地域文化。
②使学生知道各地区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
③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理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④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
能力目标
①利用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并能举一反三,初步形成人地关系的
地理思维习惯。
② 能运用数据、资料分析说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③能运用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图结合实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三类产业比例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使学生知道各种地域文化虽存在着差异,但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无高低、优劣之分,是
平等的,初步形成正确的地域文化观。
②能正确评价中国在亚洲各国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到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重点难点
①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差异的原因。
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投放多媒体景观图:(P13图6.17①))
问:看到了什么?
生: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
教师引导: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
何?
师生分析: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
的袍子,以便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民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师: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会有这些特点,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