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的职责(5)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啊。不是财务总监,也了解一下财务总监是做什么的吧。
财务监事委派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在权力下放时子公司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监督机制乏力的缺陷,这对于规范子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使其既能在注重自身局部利益的同时,也能维护与保障母公司产权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当然,财务监事委派制也存在着下列一些不足:
(1)只是一种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无法代替子公司的财务决策机制。另外,由于子公司与母公司利益的非完全一致性,极易使子公司对财务监事产生排斥倾向与防范心理,给彼此间信息的沟通与协作带来许多障碍。因此,单纯的财务监事委派制度本身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子公司财务决策的高效率性,还必须通过选拔、聘任、解雇、激励等机制,才能对子公司的经营者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的激励与约束。
(2)不能正确评价财务监事的工作业绩。由于财务监事并不直接介入子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因而对经营者的管理决策后果并不负有直接的行为责任。另外,鉴于财务监事的个人收入与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直接挂钩,在母公司对其工作业绩缺乏合理、准确的评价标准的条件下,也就很难激励财务监事对子公司实施积极的、卓有成效的监督。
(3)财务监事成功与否,还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职业操守及素质能力密切相关。这对能否与各部门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协作,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子公司的各项财务信息,以便为母公司甚至子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准确地讲,财务监事委派制掺杂着相当程度的“人治”而非“法治”性质。
1.2 财务主管委派制
1.2.1 定义及其职责
财务主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以集团最高管理当局的身份,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进入子公司经营者班子,主管子公司财务管理事务的一种控制方式。较之以监督机制为特征的财务监事委派制,它主要体现了一种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主管同时兼有子公司经营者助手与母公司经营者代表的双重身份与职责。除了要接受子公司经营者的直接领导,主持子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外,还要从母公司总体的管理政策、目标与章程出发,对子公司及其经营者的决策事项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