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催化的二恶英形成机理(15)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三.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表面催化的二噁英的形成机理
3.1 立项依据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作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管理部门、工农业界、学术界以及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正式启动了人类向POPs宣战的进程。作为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中国同样也面临POPs污染的严峻形势。履行POPs公约,对我国来说即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机遇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履行承诺,利用公约资金机制、双边、多边合作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来逐步消减和淘汰公约中首批控制的12中POPs,逐步解决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挑战则是我国POPs方面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对POPs污染源和环境存在不清楚,控制途径不明确,现有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基本没有针对POPs的内容,我国履行POPs公约困难重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POPs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作为优先主题。二噁英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4],已被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的黑名单中。二噁英的毒性非常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二噁英极微量摄人人体不会立即引起病变,但由于其稳定性极强,一旦摄入不易排出,引起蓄积毒性和可怕的遗传毒性等[5-6]。在被《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指定的十二种POPs物质中二噁英类(二噁英、呋喃、多氯联苯)和hch(六六六)是农药和多氯联苯生产中的伴生物,其余八种也都与二噁英类的生成有关联,因此可以说《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一大重点就是遏制和消除二噁英类物质的发生源。二噁英的来源广泛,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占90%以上,但工业生产从未有意合成过此类物质。含氯化学品及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造纸工业纸浆次氯酸漂白过程;城市固体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及化学废弃物等的焚烧过程;金属冶炼、铸造过程;汽车尾气排放;燃放烟火及化工厂意外事故等都是二噁英的主要人为源。由于二噁英不是人类故意生产的化学产品,不能通过采取禁产和禁用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因此二噁英污染控制的关键是源头减排,而要减排则首先需要了解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其中垃圾焚烧被认为是产生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之一。氯酚是形成二噁英的重要前体物。在垃圾焚烧中,有30%的二噁英来自于氯酚的
上一篇:(二)六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3
下一篇: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