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与探讨(8)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本文通过运用SCP理论、国外同行以及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做法,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比对研究,其结果表明:不同的国力背景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会生成不同的核心动力,不同的核心动力会造就不同的产业模式。
其次,我们还需要给飞机设计企业的输出重新定义。有知识论可知,飞机设计企业的输出,不再是图样资料,而是可以让一个型号的飞机重复再现的知识。是知识,就有产权,有产权就有财产。因此,飞机设计企业的输出是拥有知识产权的知识性产品。其收益必须与它的使用频次挂钩。有使用,就有收益,使用的频次越高,收益越多。这里,使用频次是指飞机的销售数量。换句话说,在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上,制造企业除了向设计企业购买知识产权的版权之外,还要按照销量支付制造使用费。这是构建以设计企业为核心的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战略的第二核心。
由此构建的以设计企业为核心的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框架方案是:通过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对设计企业共同作用的双核处理系统,依此建立以设计企业为核心的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通过采用SCP理论和数学模型对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分析以及对中国飞机制造业产业运行机制的分析和国外航空工业企业发展过程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在同样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民用航空工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决定航空工业产业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自主研发的发展战略还是选择仿造的发展战略,又导致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不同,最终表现出不同的绩效;其次是,在以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双核联合作用下的设计企业为核心的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提升我国民用飞机制造业产业竞争能力的最佳模式。
2、建议
第一,建立按照销售数量给设计企业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法律环境,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成为相互独立的经济法人实体;
第二,建立民航管理当局参与设计评审的法律条规,建立先评审后审定的飞机开发设计的过程管理方式;
第三,实施引进海外设计人才担当型号设计项目领军人的市场开发战略;
第四,培育有实力的设计企业上市。
五、参考文献
【1】SCP理论
【2】(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李默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路风,中国大型飞机发展研究报告,《商务周刊》, 2007年03月07日
【5】(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6】2010-2029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