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潘丹 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0095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卫生和营养调查2004年,2006年的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探索哪些因素决定农民的医疗
服务利用情况。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女性、已婚人群、65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非农工作的人群生病后发生医疗支
出的概率更大;医疗可及性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显著地影响农民是否治疗;农民的医疗支出面临着收入效应和健康效
应的双重影响且受到收入的严重约束。因此,政府可以采取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等措施来提
高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率。
关键词:医疗服务利用;预期效用函数;probit模型
一、引言
中国的农村卫生工作曾经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建国初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三级卫生网
络,并在全国各地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到20 世纪70 年代,90%的生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周
寿祺,1994),这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可及性。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幅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瓦解(Feng,1995)。
1989 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下降到4.8%左右,跌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低谷,自费医疗再
次成为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医疗制度(周寿祺,1994)。与此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而医
疗保健的价格却持续攀升。以农村居民两种常见病的住院费用为例,2000年因阑尾炎住院的平均费
用与1995年相比上涨了37.2%,同期因肺炎住院的平均费用上涨了83.2%,而农户人均纯收入仅增
加了25.9%(朱玲,200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农民或者减少对基本医疗服务
的利用,或者举债治病而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根据2003 年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38%的农
民因为经济困难应就诊而未就诊,70%的农民因为经济困难应住院而未住院(卫生部,2004)。1993、
1998和2003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也发现,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
12.82%、13.71%、13.95%,然而两周就诊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分别为15.97%、16.46%、13.92%)
(王翌秋,2008)。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同时医疗服务利用率却在下降,部分农村居民医疗
服务需要未能转化成现实的需求。
当前,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而医疗保障体制改
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特别是保障低收入农户和中低收入农户能够及时
获取医疗服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不同人群医
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有效地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有针对性地选择干预手段,
使医疗服务利用朝着政策希望的方向改变。
本研究利用中国卫生和营养调查2年(2004年、2006年)的纵向数据来探索哪些因素决定了农民
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Anderson医疗服务利用模型并总结了相关的文献,第
三部分提出医疗服务利用的计量模型,第四部分介绍数据的来源以及变量的选取,第五部分是实证
结果及其讨论,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
二、理论分析框架和文献综述
Andersen 于1968 年提出了医疗服务利用的行为模型,这个模型是寻找促进和妨碍家庭或个人
使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衡量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基础。该模型认为,决定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
素有先决变量、使能变量和需要变量。先决变量是反映人们对医疗服务利用倾向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地、教育及婚姻状况等;使能变量是促进或妨碍人们使用医疗服务的能力因
素,这些因素是保证人们得到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资源。个人或家庭收入、有无医疗保险、到达医疗服务机构的时间和费用,等待服务的时间是这一层次的重要变量;需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