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朔《顽主》的艺术特色(3)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王朔语言艺术
不管不顾,实际上干不出什么坏事;看似没心没肺地活着,可他们却有理有据地构成了一种现实。小说还表现出一种背离于传统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主角于观们率真、反叛、冲动却有善良的个性打动着每个青年的心,于传统的生存方式最终也只能表现出他们的空虚与无奈。
王朔以其独特的调侃语言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心底里却又充满了对大众的轻蔑和鄙夷,在作品中经常挖苦大众的庸俗、虚伪。与公众之间构成了一种怪异的“施虐——受虐”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的“嬉皮士”,王朔不仅以他的“顽主”系列风靡世间,而且公然抛出“玩文学”的宣言,在王朔那里,有西方“现代派”的许多名堂,都荟萃压缩到一起了:“战后出生者”的信仰危机、“垮掉一代”的荒谬感、找不到出路的“黑色幽默”,然而最突出的还是“嬉皮士”们玩世不恭的反叛。自然,王朔是立足于中国,而中国不够开放,不够发达,“嬉皮士”在中国的突出特色,就是更多痞子式的恶作剧。
“调侃”是王朔语言的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在小说《顽主》中,王朔通过于观对父亲说的:“你怎么变得这么好吃懒做,我记得你也是苦出身,小时候讨饭让地主的狗咬过,好久没掀裤腿给别人看吧?”将他自己的父亲以至于整个父辈对他和下一代曾经进行的革命教育,进行了彻底的“颠覆”。王朔采用这种调侃的方式来表达和宣泄自己对父辈们的不满,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应该说,这种调侃的形成是很自然的,但由于这种调侃对自认为很体面的人也无情地嘲弄,于是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着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
王朔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用“调侃”的“痞子语言”来描述这些痞子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特点,又可以用一个“轻与重”来概括: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轻轻松松地活着”,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最后得到的却是生活失重后的焦虑和孤独。
二、虚构的情节——三T
《顽主》里的调侃是沉痛的,在市场经济远未发达的1988年前后,“替人排
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纯粹是虚构,这种虚构本身带来的意味是深长的。小说《顽主》讲述 “三T”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另一业务员马青代替一男士陪伴其妻子,等等。这
上一篇:表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下一篇: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