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朔《顽主》的艺术特色(14)

时间:2025-02-24

王朔语言艺术

认为很体面的人也无情地嘲弄,于是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着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
王朔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用“调侃”的“痞子语言”来描述这些痞子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特点,又可以用一个“轻与重”来概括: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轻轻松松地活着”,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最后得到的却是生活失重后的焦虑和孤独。
二、虚构的情节——三T
《顽主》里的调侃是沉痛的,在市场经济远未发达的1988年前后,“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纯粹是虚构,这种虚构本身带来的意味是深长的。小说《顽主》讲述 “三T”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另一业务员马青代替一男士陪伴其妻子,等等。这种替代业务的出现似乎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中国当代文化已经和正在发生一场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以致人内心最隐秘最本真的情感也可以替代、虚拟或出售了。
他们把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降低到仅仅必须活着的地步,其它的一切都被取消了,包括理想、爱情等。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取得了嘲笑和捉弄一切的资格。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因而变成了靠什么都不信来嘲弄主流道德文化的一套智力游戏。如《顽主》中的马青、于观、杨重,正而八经地成立了“三T”公司,做的业务是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比如:替那个想自己出钱给自己发奖的青年作家组织发奖会,替丈夫当老婆的出气筒,替不能准时赴约的情人陪伴女朋友……一本正经地模仿着主流话语的腔调做着荒唐事,在对自身荒唐的显示中影射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荒唐。
小说中的主人公于观、马青、杨重是王朔笔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型之一,都是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人。一个个嘻皮笑脸百无聊赖,让人不信任却让人放松,让人无奈却让人快乐。表面上“痞”得不管不顾,实际上干不出什么坏事。看似没心没肺地活着,可他们却有理有据地构成了一种现实。《顽主》不仅集中地体现了王朔小说创作的基本特点——调侃,更是以虚构的“三T”公司贯穿的生动场景,展
示着真实的可触可摸的灵魂,让飘荡游移的迷茫一族找到了生活的依靠。
王朔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常常以大众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心底里却又充满了
对大众的轻蔑和鄙夷,在作品中经常挖苦大众的庸俗、虚伪。例如,作品中林蓓与宝康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有没有别的本事?譬如治理国家、弹棉花、腌制猪头等等

论王朔《顽主》的艺术特色(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