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的商品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金融危机中的商品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
金融危机中的商品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
袁增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金融》2009年第12期
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一样,出现了罕见的大幅度周期性震荡。尽管在经济周期或金融危机史中,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经常会表现出一定的联动性,但在最近这场危机中表现出的紧密联系并不常见。从2003年到2008年中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几乎引发了全球通胀,随后泡沫的破裂,又直接击垮了大批沉迷其中的金融机构,甚至构成了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说,商品市场的风险暴露几乎贯穿了金融危机的全过程。
针对这一特殊现象,本文将首先介绍金融危机前后商品市场的异动表现,及其与金融市场的联动性。然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资本转移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矛盾中,寻找商品价格风险的经济成因。至于商品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换,我们注意到商品市场的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结构所提供的便利渠道,对于金融危机形成和金融风险传染具有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分析表明,由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市场同时作为经济体制的状态变量及重要的金融投资工具,应当成为金融稳定政策的重要监测对象,甚至成为能够有效衔接金融稳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种操作工具。
一、金融危机前后的商品市场异动
在处于危机漩涡中心且具有国际代表性的美国市场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幅度不仅超过了房地产、股票等主要金融市场,甚至还表现出少见的金融化特征。为便于观察这一重要事实,这里分别采用CRB现货总指数、新房售价中位数和标普500股票市场指数,作为商品、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表现基准。然后,将这些名义指数经由美国CPI调整为实际价格指数,并按照2005年月度数据均值等于100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的动态走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际商品价格与房地产、股票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71。但是,在自2003年之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轮经济周期中,上述相关性出现了扭转,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56。从相关性统计分析和图1可以看出,商品市场的价格行为出现了向金融资产价格行为转变的迹象。而且,这种近似同步的周期性转变,即使追溯到大萧条之前的百年历史,也难以找到类似情形。
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性的剧烈波动,短期内违背了它在百年以来的长期下降趋势,甚至也有悖于相关的理论认识。大宗或初级商品通常在需求方面具有较低的收入弹性,在供给方面相对最终消费品具有更大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随着收入增长和科技进步,初级商品相对最终消费品的比价应当趋于下降。在IMF关于商品市场的研究专题中,就有大量的经验研究证实这一长期规律。然而,在全球经济社会依然保持进步的情况下,实际商品价格却在2003至2008年逆势大幅上涨了,此后又以暴跌的方式向历史趋势回归。在此之前的百年间,①① 见IMF的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