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海绵城市_实践_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3)

时间:2025-02-24

规划 | 研究 匠人理璞得其玉: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

a 高程分析b 径流分析

图2 地理信息基础分析图

a 暴雨淹没分析

b 洪水淹没分析

C 雨洪安全格局

图3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雨洪安全格局

图4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乡土游憩安全格局:区域现有山地村落景观、滨水山林、雁栖湖公园、雁栖湖主库水坝、坝下鱼塘农田景观、多湾湿地景观、红楼梦大观园等多处乡土游憩点和休闲游憩点。分析这些游憩点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出潜在的三条游憩廊道:分别是雁栖湖东岸游线、副库环线、核心岛环线。这三条潜在游憩廊道的形成为游憩系统的规划设

28 _ 北京规划建设

计提供了参考。

综合叠加以上雨洪安全格局、生物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形成雁栖湖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雁栖湖地区生态安全的保护与维护,以及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水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及“海绵系统”构建

匠人理璞得其玉: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

规划 | 研究

在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规划中,水生态基础设施用地的布局和控制主要通过传统的禁限建区划分和指标控制来完成,其中禁限建区划分主要依据生态安全格局:低安全格局为生态敏感区,避免建设;中安全格局为生态缓冲区,控制建设规模和项目类型;高安全格局是生态协调区,引导建设,并限制布置有污染项目。在水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基础上,再采取一些空间规划策略,实现“海绵系统”的构建。

建立生态湿地,最大程度实现自然净化

一是建十公顷台田湿地,实现上游污水自然净化。在雁栖河入湖两侧,设置净湿地面积大于十公顷的台田湿地,达到将上游被度假村污染的河水全部净化至Ⅱ类水。

二是建设约33公顷的水处理湿地,实现2500立方米日处理量。

在雁栖湖主坝和副坝下分别设置17.89万和15.55万平方米的水净化湿地,保证日处理量2500立方米,并兼备展示、教育功能。

构建雨洪管理系统,有效回补地下水

生态湿地除了提供自然净化服务之外,还能提供雨洪调蓄回补地下水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二级道路(范崎路)、示范区主、次干道两侧设置生态植物边沟,生态植

物边沟总长度约20公里(平均宽度1.5米,深度0.4米);在道路边沟交叉点、地表径流节点、入湖口处设置深0.4米,半径1.5米的下凹式绿地,示范区内设置17个下凹绿地。这些湿地、边沟和绿地与河流、湖体相结合,则组成了区域内一套完整的雨洪管理系统,即“城市海绵”系统,能最大化的实现区域内的雨水滞留与下渗回补。

预留生物生存空间,保护自然生境,恢复受干扰的生态敏感区

一是拆除两处沿湖居民点恢复滨湖生境。通过生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空间迁徙模拟,确定滨湖为生态高敏感区,但目前开发建设集中在这些区域,需进行协调。因此,规划提出严格控制滨湖建设量,拆除泉水头村和雁栖华庭别墅区,并进行生态恢复,形成生态绿植区。

二是建设两处鸟岛串联四条生态廊道,满足鸟类栖息与迁徙需求。

通过模拟大雁的迁徙活动,确定沿湖、沿山四条廊道与核心岛、东南半岛两处岛屿对鸟类迁徙意义重大。规划提出在核心岛、东南岸半岛建设两处鸟岛以串联主要的生物廊道,保障生态过程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完善示范区绿地系统,增强生态系统边缘效应

控制建设总量,清除部分切断区域内山体和水域两大

图5 入湖口台田净化湿地布局图6 人工水净化湿地布局

北京规划建设 _ 29

_海绵城市_实践_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