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海绵城市_实践_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

时间:2025-02-24

规划 | 研究 匠人理璞得其玉: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

“海绵城市”实践: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

俞孔坚 轰 伟 李 青 袁 弘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同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早在2003年,笔者曾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并针对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至今,已经形成一套“海绵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长期以来持续应用于包括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全国一系列城市的生态规划中(俞孔坚等,2007;2008;2012);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Yu kj,2010;2011)。在此,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海绵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方法概述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在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

26 _ 北京规划建设

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在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Yu kj,1995)。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或城市规划和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来综合的、系统地、可持续地来解决水问题(董哲仁,2013)。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构建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等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水域、水体本身不仅仅是为水生态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服务。例如,水域本身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境系统,也为其他需水生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佛蒙特州的森林资源调查表明,90%的鸟类的栖息地在距河岸150~170米的范围内(Wenger S,

_海绵城市_实践_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