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导学答案(14)

发布时间:2021-06-06

西方经济学导学答案 第十六章

环境的矛盾;

第五,进出口适度和平稳的增长将缓解我国与贸易伙伴的争端和摩擦;

第六,进口成本的降低和进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利于推动我产业进步,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内需的增长;

第七,进出口不平衡矛盾的缓解将减缓外汇储备增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压力,减轻因国际金融动荡而使我国外汇资产大幅缩水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适度升值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我国将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加重视进口与出口、内需与外需、内资与外资以及其他对内对外经济关系的平衡。这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对外经济贸易的创新型、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单纯依赖低廉价格取胜的倾向,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说,人民币的适度升值,一方面对于我国外经贸发展是一个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又是我国外经贸跨上一个新台阶的有利契机。

八、有关国家和地区处理本币升值问题的实践和启示

(一)有关国家和地区处理本币升值问题的实践

1、日本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两次面临日元升值危机。

一次是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在此之前,日本曾较长时间采取抑制日元浮动的政策。后来不得不允许日元升值。七国集团签订“史密森索尼安协议”后,日元进一步升值。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1973年遭遇石油危机,1974年通货膨胀率达24%。迫使日本政府转而采取紧缩性政策,造成日本经济出现战后首次负增长。

另一次是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1986年继续上升到160日元。日本经济严重受挫。政府不得不实施一系列扩张性政策。至1987年秋,经济开始出现过热迹象,贸易盈余快速下降,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急剧攀升。央行此时准备收紧货币政策,但是10月19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股市灾难波及日本,使央行提高贴现率的计划无法实施。商业银行贷款,特别是对房地产和建筑业贷款继续大幅增加,“泡沫经济”逐渐形成。从1989年3月到1990年8月,日本央行连续5次提高贴现率,急剧收缩的货币供给导致资产泡沫破裂,股票市场崩溃,房地产价格狂跌。从1991年7月起,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实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金融机构巨额不良资产所引起的资产贬值以及经济严重衰退已经不可逆转。

在日元大幅升值过程中,许多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大规模的海外投资造成产业“空洞化”,国内失业率上升。同时,在低利率刺激下,企业纷纷加大设备投资。这种较为集中的资本品投资虽然大大提高了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但同时导致了产能过剩,为日后经济的长期萧条埋下了伏笔。

2、德国

20世纪60年代德国出口迅速增长,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贸易盈余大幅提高,劳动力出现短缺,马克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起初,政府试图干预外汇市场,阻止本币升值。但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增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为缓解国内通胀,德国央行紧缩银根,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流入。此后,马克被允许小幅升值。70年代,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使德国最终转向浮动汇率制度,马克兑美元总体呈现升值趋势。1985年9月,根据“广场协议”,马克一次性升值7.8%,其后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汇率浮动后,德国货币当局将政策重心放在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上。通胀率除了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时曾达到7%外,其他年份大都控制在4%以内。物价稳定反过来更好地维护了马克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德国还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

西方经济学导学答案(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