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_徐志远(5)

时间:2025-04-13

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以及人文精神的危机已成为世所瞩目的焦点。

随着认识与改造世界中一次又一次重大革命的发生,随着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对于世界的分门别类的知识,随着人们的视野从分离地观察对象到联系地、整体地把握对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补充与共同升华、合壁与融合之势已经出现。毫无疑问,人不可能穷尽科学的对象,科学也不可能穷尽人的世界。但科学与人毕竟有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人依靠科学(技术)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为人,并演进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主体;而科学则是人的认识成果,是人创造出来的文化现象之一,并在人的推动下向前发展。正是这种关系,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沟通与交融提供了内在根据。而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更是给我们以宏观的指导和深刻的启迪。在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中,马克思批评了那种传统的、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指出:/至于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0»。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当人们去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时,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认识容器,而是一个社会存在物,不仅他的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而且连他进行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社会的,在任何人类活动中/到处都是人的足迹0;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并改变人的生活,工业已成了自然科学与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科学不能忽略对理想的、真正的人的关心,所以,/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0¼。这是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为取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马克思的天才之处在于预见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开来并对立起来,本身就是错误的。尽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前者主要关涉到事实,后者主要关涉到价值,但这两种科学和精神都是统一在生活世界之中的。具体而言,是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也是人。如果说,自然科学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那末,人文科学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两种关系正是同一个主体)))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展开的基本关系,或者说是这种基本关系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任何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都离不开三种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互相作用、互相交叉,构成人类生活方式总体结构的基础。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渗透于人类生活方式各个要素之中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是与特定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总体连为一体的。只有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只有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认识科学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才会理解并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当然也是可以融通的。

从上述观点和思路出发,在看待科学与人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的关系时,与其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分离和对立,毋宁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还不是说前者可以影响后者的发展以及后者可以影响前者的发展,而是说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有一种相互进入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科学理性虽然本质36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_徐志远(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