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护理“三基”_应知应会.(儿科系统)(16)

时间:2025-04-20

5.如何预防和处理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

(1)正确地固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气管一切开管固定带应系方结,固定节应系紧,与颈部的间隙不应超过两指。

(2)检查气管插管深度,插管远端应距降突2---4cm,过浅易脱出。

(3)颈部较短的肥胖者,如气管切开管较短.则头部活动时。易使导管脱出至皮下组织及脂肪组织中,引起呼吸道梗阻,此类患者应选用较长的气管切开管。

(4)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宜用约束带将其手臂固定防止拔管。

(5)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应其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防患者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骨被牵拉而脱出。

6.何谓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最常见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

7.人工气道吸痰时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吸痰管的选择:应选择光滑、远端有侧孔、长度足够达到人工气道远端、且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一半的吸痰管。

(2)吸痰的负压:成人为200---300 mmHg

(3)吸痰前必须预充氧气,使体内获得氧储备。

(4)吸痰管插到气管插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避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起肺萎缩。

(5)插入吸痰管过程中,如感到有阻力,则应将吸痰管后退1---2 cm,以免引起支气管过度嵌顿和损伤。

(6)在吸痰管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黏膜损伤,而且抽吸更为有效。

(7 )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0---15秒,从吸痰开始到恢复通气和氧合的时间不应超过20秒。

(8)抽吸期间密切观察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吸入纯氧。

(9)按需吸痰,频繁过多的吸引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痰液多、黏稠时加强气道湿化,加强翻身拍背。

(10)注意无菌操作。

8.吸痰时如何根据痰液性状判断痰液黏度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黏度的痰液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痰液黏度分3度:

实用临床护理“三基”_应知应会.(儿科系统)(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上一篇:金属表面防锈液

下一篇:四级模拟考卷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