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2)

时间:2025-07-10

小学语文 教案

师:再读!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还没读完呢!

生: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诶!没错!第三句。第四句—— (再指名学生读)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找到了——“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才念了半句。 生发现。

师:知道错啦?啊!听一听,他究竟知不知道。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听得出,他的朗读,也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笑。

师:第五句!第五句!诶,请你——

生:我在第八自然段找到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就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多读了一句!多读了一句! 生不解。

师:听明白老师的话吗?我说你刚才多读了一句。 生:“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没错,就是这一句。但是,这一句你能找到,老师还得夸夸你。什么原因?这一句,一般的人找不到。 生笑。

师:你们都找到啦? 生:找到了!

师:诶,你们都不一般! 生又笑。

师:第六句!第六句!啊,请你——

生:我从十三自然段找到了——“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了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没错,第六句!还有吗?

师:还有,还有最后一句,是吗?来,我起头,你们一起读,准备!“他笑了,笑得那么甜,”读——

生:“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整整七个带“游”的句子,全部找到的,举手! 生举手,师环视。

师:好家伙,就俩同学没全部找到。厉害!把手放下。是的,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末尾!(也有生答:结尾!) 师:结尾!

师:这七个带“游”的句子啊,有的很短,一读就通,不难。有的比较长,有点儿难读,读个三遍五遍不见得能够把它读顺口。怎么样?找到其中的一两句,自个儿认为读不通的,读不顺口的,把它找出来。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感觉自己读顺口了才停止。好 生:好! 师:开始! 生自由读句子。

师:好的!好的!觉得自个儿已经读顺口的,举手! 生举手。

师:那么快?我有点儿不太相信。要不咱们来试一试,行吗? 生:行!

师:谁来读第一个带“游”的句子? 指名一生。

师:好的,你来,第一个。不着急啊!第二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三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四句,哪位?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五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六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七句,要不咱们一块儿读,好不好? 生:好!

师:好,来。我把话筒先给你。(将话筒递给第一个读的孩子。略停)还不着急,我还有要求。各位都听清楚要求。这样,我想办法,把你们要读的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起来。但是你得注意听,我说着说着,你就得注意,马上跟上去,看谁的耳朵最尖。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你读完之后,迅速地把话筒递给第二位同学。别忘了,两个要求。底下的同学干什么? 生齐答:听!

师:再加一个字,倾听!对了,准备好了吗?(接着对第一个读的孩子说)你是第一个,跟你说,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如果你接读成功了,一半成功了;如果你接读不成功,糟糕!咱们得重新再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有!把话筒拿起来。 (生正准备读)

师:恩?不着急,我叫你别慌叫你不着急,你看,我还没开口呢!咱们就开始,啊!

师: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啊!真好!就在茶室的后院儿,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有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晚了一些,当后来到了茶室的后院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