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习题答案(6)

时间:2025-04-21

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2.教学设计我国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尽管教学设计概念有不同的界定,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简答

1.简述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答: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是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里,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法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部分。 一种认为是大课程小教学。认为课程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种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即假使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2.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有哪些?

答:当代教育正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教学”观的变革主要呈现六大趋势: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3.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

答: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或者不允许使用。②提供信息和提示。③使用工具和特殊设备或者不用。④完成行为的情境。

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5.简述现代课堂教学的特性。

答:对于课堂教学特性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可理解如下:

(一)多维性

课堂教学中常有多种多样的事情发生,教师既要教学,也要管理、控制、评价、收集资料等。

(二)同时性

课堂教学中许多事情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而且要纠正或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与此同时,他还要以适当的速度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三)即时性

对于教学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几乎没有考虑的余地,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及时的反应。(四)不可预期性

教学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他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或者对一个学生的行为作出的某种反应,可能在学生身上引起诸多的反响,产生的效果是教师无法预期的。

(五)历史性

一般地说,一个班级在相互接触几周或几个月以后,就会在学生中间形成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认识,这些规范和认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班级的运行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二、概念题

1. 学生的失范行为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