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对策基于日本农协的启示(3)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摘要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我国仿效苏联,在全国推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几乎一夜之间,我国大大小小的农村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使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合作社在推广的初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不断攀升。然而从1958年开始,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开始快速下滑,农村合作社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对于我国早期农村合作社的失败,国内学者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并把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纵观日本农协发展的历程,日本农协的发展在早期虽然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承受了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对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平稳时期日本积极稳定地发展也一直是日本经济稳定增长的强有力保障。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范例无疑为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因此,深入研究日本农协的发展、结构、制度、组织关系、运行模式等,并在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下,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文章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进行介绍,指出进入21世纪后,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伟大的历史任务,而又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此即为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了关于农村合作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来介绍,并分别对着两部分进行了述评。另外还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农村合作社的相关性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相关概念和名称的理论解释和定义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的介绍。本章主要对以下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介绍:
1.合作社的内涵及外延。
2.合作社发展中的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