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对策基于日本农协的启示(18)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一、农村合作社的相关性理论阐述
(一)合作社的内涵
合作思想源自欧洲,随着向美洲的移民传到美国和加拿大,并发展到世界各地。如今,各类合作社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农民以合作社为组织依托,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本文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问题,由于农村合作社是合作社的一种类型,对它的研究和探索还应从合作社的一般性质开始。
1.什么是合作社
(1)社会改良运动与合作社思潮
西欧是合作社理论的起源地,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社会矛盾激化,民众不满情绪上升,从而使得与私有制思想对立的合作社思想兴起,在起初合作思想的演进中,价值观和对平等的追求一直是合作思想发起者的主要推动力量。
英格兰的欧文(RobirtOwen)是合作思想的鼻祖,他设想的社会模式称为“新价值观社会”,倡导的理念是合作生产、平均分配、共同富裕、教育平等、人权自由的“新价值观”。欧洲宗教倡导合作的学派是现代合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系,这些人把合作社认为是抵制社会不公的一种工具,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英格兰的里安 金(1iianKing),法兰西的必瑟(PhilippeBichez)等。他们觉得互帮互助,社员平等的合作社思想与他们的宗教教义相同(李伟真,2003,P.23)。
赫第(MosesCoady)是社会平等运动的精神领袖,他认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公平,这种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根基。假设只在人们生活遇到困难才进行帮助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使每个人都感觉得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尊严,社会应该让每个公民获得同等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的理念是通过合作社组织让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机会。印度伟人甘地也是合作社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对公民对个人尊严比对物质需求更重视,认为不能以合作社的数量来断定合作社发展的好坏与否,而是应该看社员的满意程度和社会的公平状况。”
(2)合作社的发展
在1930年前后出现了一个合作社发展的快速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社会严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这时就引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