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对策基于日本农协的启示(11)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农产品多样化中有所作为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困境,只有把单个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发挥集团的规模效应,从而建立农村合作社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专业农村合作社在近些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国外许多农业先进国家,例如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其主要表现在入会社员比例、规模、制度建设、组织结构等方面,而且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社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合作社规模还比较小,财力比较紧张、数量也少。
(2)合作社合作程度不深,职能范围界定不明显。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制度的执行力比较差。
(4)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对政府依赖过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性问题。此即为本文的研究背景。
2.论文选题的意义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户收入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合作社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便是例证。目前农村合作社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农村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近些年,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很缓慢,跟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最棘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
七十年代末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当时虽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民的生产力,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个农民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农民希望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很高。在新世纪之初,我国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社。很多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社在农村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也是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纵观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农协发展的历程,日本农协的发展在早期虽然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承受了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对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成为日本农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范例无疑为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因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