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央电大会计制度设计小蓝本综合练习题及答(11)

时间:2025-07-12

种阶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电算化技术如何创新。而电算化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会计信息化软件。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灵魂。运用电子计算机所要达到的目的能否有效地实现,关键在于其使用的软件如何。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其内涵就在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以及其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软件结构与功能的发展,从20世纪开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初始性开发的软件阶段(1979~1988)、单项业务处理软件阶段(1988~1993)、核算型软件阶段(1993~1998)、管理型软件阶段(1998~2003)和融合于全面企业管理型软件阶段(2003至今)。

(2) 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区别 会计核算所用的计算工具和数据、

信息的载体媒介不同。手工会计模式使用的 会计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纸张等会计信息化模式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特点是使 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数据。数据处理过程按程序自动完成尤其是记账及报表生产的过程 无须人工操作。手工会计模式的核算信息主要以纸张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模式的信息载 体除必要的原始凭证外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光盘等非纸张的存储材 质上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检索方便、快速。 会计核算程序不同。手工会计在进 行会计数据处理时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 模式核算流程中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其控制的重点是在输入这 个环节由输入的会计凭证生成帐簿和报表这个程序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帐簿 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一切中间过程都在机内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信息都可 以通过查询得到满足。 随着核算程序的变化凭证、帐簿和报表的作用和关系也随之 改变。④帐簿形式和错帐更正方法对帐、结帐和期末帐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手 工会计模式核算采用平行登记法分别登记总账与明细帐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记账或过 账的差错、数量或金额计算上的差错等都难免发生但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中不存在 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 账都出于同一数据源记账和过账都是由软件完成。⑤帐户设置方法和帐簿登记方法不 同。⑥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不同。在手工会计模式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依据会计科目 类别或科目设置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使会计 正常运行。在信息化模式会计中会计工作的组织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主要依据一般 会计部门划分如下专业组数据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 护组等(7)内部控制制度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核算主要靠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各项规章制 度按照工作流程加强不同岗位间的稽核工作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而以会计核算软 件运用为主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工作中的内控部分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容 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因此其内部控制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工控制和软件 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8会计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在手工会计中 会计系统一般有会计师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上级主管机构制定的统一的会计制度 并参考同行业的经验针对企业工作的需要拟订撰写而成。有了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 处理高度自动化帐册、报表都要根据打印机的要求重新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 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信息化下的一些特定的信息化制度。

(3)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能给企业提供一个的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一些先进经验和

2013中央电大会计制度设计小蓝本综合练习题及答(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