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6)

时间:2025-04-2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也达到95%左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际国内育种技术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玉米育种的效率,开辟了玉米育种的新途径。

[12].佟屏亚;20 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M];中国科技史料2001,22(2):113 —127

[13].何代元、周联东、李志苹等;关于当前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探讨[J];作物杂志;2008,1:4-5

[14].韩毅、陈威、谭静等;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563-5566

[15].李向拓、毛建昌、吴权明;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玉米科学;2004,12(1):26-29

[16].张世煌、孙世贤;从品种试验看玉米育种面临的技术问题[J];作物杂志;2006,2:10-12

[17].田志国、张世煌、彭泽斌等;我国玉米育种问题浅析及对策[J];玉米科学;2000,8

(2):15-17

[18].王向东;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5-6,9

[19].刘存辉、迟斌、孙世贤;美国玉米种子发展现状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种子;2003,3(129): 51-52

[20].王大春、李威、郭志强等;郑单958选育经验对辽宁玉米育种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85—2286

[21].刘治先、李霞、赵宝和等;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J];山东农业科学;2004,1:10-13

[22].张世煌;我国玉米种业现状与发展战略[J];种子科技;2006(6):9-12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