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时间:2025-04-2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也达到95%左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际国内育种技术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玉米育种的效率,开辟了玉米育种的新途径。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摘 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也达到95%左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际国内育种技术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玉米育种的效率,开辟了玉米育种的新途径。本文主要论述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及提出对玉米遗传育种的展望。

关键词:玉米 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

玉米,学名:Zea mays L. ,英文名字:Maize ,Corn ,别名:玉米、苞芦、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稀麦、玉豆、六谷、芦黍、珍珠米、红颜麦、薏米包,金豆。玉米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

(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十八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12]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中国是世界玉米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玉米产销量占世界玉米总量的20%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同样,在我国3大谷物中,玉米产量也位居第二位,而且在谷物中的比重逐年递增。[1]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也达到95%左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玉米育种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多途径创新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对促进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也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玉米杂交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国内育种技术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玉米育种的效率,开辟了玉米育种的新途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比如现在广泛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