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_美_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_理论_模式及

时间:2025-07-14

英、美、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理论、模式及其变迁

顾丽梅

3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诸如从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英、美、代表了典型的福利国家公共服务的模式,新加坡的,本文试图揭示它们的主要特征、,探求这些模式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解读公共服务关键词:公共服务模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  市场化

作者顾丽梅,女,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3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国公共部门涌现出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缺陷的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这种理论与方法可以缓解传统模式的某些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公共部门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尤其是对公共服务的影响更为深刻,导致了公共服务模式的变迁。

命的重要性。依据这一理论,公共服务的改革以顾客为导向,公共服务改革所主要遵循的路径是将市场化的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这一理论推动了后来波及西方各国的公共服务改革的浪潮。但是不多久,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企业家政府理念”受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批判。

什么是新公共服务?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 B 登哈特和珍妮特 V 登哈特认为,所谓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官员角色的一系列思想,而且这种治理体系将公民置于中心”。换言之,新公共服务锋芒所指,就是新公共管理的“掌舵而非划桨”原

①在对这一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原则进行批判的基则。

一、公共服务模式变迁的理论基础

自英国的政府改革运动之后,各国都先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公共服务改革运动,但它的目标绝非在于减少政府的责任,相反是转变政府的角色,改变工作方法与观念,在沉重的财政压力与公共人力资源削减的前提下,带来品质更高的公共服务。不过,除了效率、品质和顾客导向的服务目标之外,欧美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却提供了另类的选择,更加标示出公平、正义等社会使

础上,它试图重新确定公务员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新公共管理运动虽然改变了官僚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直

3本课题受到上海社科项目《上海服务型政府治理创新研究》和复旦大学2007年金穗项目《浦东新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与思考》的资助。

①[美]罗伯特 B 丹哈特、珍妮特 V 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

英_美_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_理论_模式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