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笔记大全(10)

时间:2025-07-09

第五节 梗死(infarction)

一、定义:局部器官、组织由于血流中断所发生的一种缺血性坏死。(动脉血流突然中断,侧枝循

环又不能及时建立,而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二、原因:

1、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原因。

2、血管受压(闭塞):多见于肠套叠、肠疝,静脉和动脉先后受压造成梗死。

3、动脉栓塞:常见于血栓形成和栓塞,致动脉阻塞。

4、动脉痉挛:如:冠状动脉强烈而持续的痉挛,致心肌梗死。

三、梗死形成的条件:

1、供血血管的类型

2、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

3、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4、血氧含量

四、梗死的病变和类型(列表如下):

1、贫血性梗死:

(1)通常发生在质地比较致密的实质性器官。

(2)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

(3)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

(4)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

(5)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

(1)主要见于在不同器官、表现不同(颜色、形状)。

(2)器官有丰富的吻合支。

(3)长期慢性淤血,结缔组织增生,硬化,局部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局部组织坏死。

五、梗死的特点:

1、梗死发生在不同的器官,表现不同。

2、大多数器官梗死都属于凝固性坏死,而脑梗死属于液化性坏死。

3、梗死的形态变化呈现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1血管反应是炎症

过程的中心环节。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

3、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和损伤作用共存。

病理学笔记大全(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