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

时间:2025-04-23

教育课题研究

主题:《指导小学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

系科: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12级小教转本1班

学号:姓名:黄锦晶

《指导小学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在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的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有效性

有效一般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相对于预习投入而言,预习产出的“质”和“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符合时代和个体的积极而进步的需求。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同类课题研究现况

课前预习的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自1956年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之后,心理学家们除了强调培养自学能力以外,还从认知策略的角度解释学会学习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国外大专院校为学会学习设置了专门课程或讲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正在一些学校试行的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卢仲衡等人在数学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的实验、探索出来的“自学辅导学习法”。它吸取了程序学习的某些可取之处,依据心理学的原则,按照班级规定的进度和个人自选进度结合的步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自练、自批作业,或辅之以讨论、辅导。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学生很有效,尤其以“不敏捷踏实型”类型的学生收益更大。

这些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较有成效,尽管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思维训练等智力因素还来不及深入研究,但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无疑是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这些成果对提高英语预习的有效性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的突破点

基于课前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预习中的兴趣点、疑惑点,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升华、提炼出教学重难点;或根据所了解的学生预习情况,教师自己提出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教学切点,尊重学生在预习中萌生出的多向思维、变向思维及新向思维。

指导小学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