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9)

时间:2025-07-05

7、CV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导管堵塞

预防:

(1)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2)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3)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4)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3天冲管1次,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

(1)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2)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如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2)静脉炎,穿刺点感染

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部卫生,皮肤的消毒,,做好输液接头的维护、导管部位的护理。置管24小时换药1次,后每周换药1次。及时检查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无菌透明贴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2)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消毒范围大于lOcm。透明贴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处理方法:

(1)置管后如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疼痛和(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应按伤口感染处理。

(2)如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考虑是否并发感染性败血症,应严密观察,遵医嘱对症处理。

9 / 129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