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预应力简支箱形梁桥结构设计(迈达斯计算)(7)

时间:2025-07-02

因而,现代化先进的施工方法不断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应用预应力技术的新型桥梁施工架设方法。从1953年悬臂浇筑法(Cast-in-Site Cantilever Method)成功间世以来,1960年提出了逐孔架设法(Span by span),1962年又发展了顶推法(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同年在悬锗浇筑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悬臂预制拼装法(Precast Segmental Cantilever Method)。至70年代。这些方法在具体桥梁工程的应用上各国又有不断的革新。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桥有两座典型新结构值得一提。一座是瑞士的甘特(Canter)桥,总长678m,平面上双向曲线布置,跨越深谷,墩高124.5m,主跨为174m。在结构型式上貌似斜拉桥,又似连续一刚构,是组合体系。另一座是1983年建成的科威特巴比延(Bubiyan)桥,总长达2503.05M,由12组5跨或6跨连续梁组成,主跨为53.8m,用逐孔拼装法架设,最快的速度是约24小时拼装一孔。结构型式为空间构架(Space Frame),由预制构件和工厂浇制顶、底板连成一个拼装单元。拼装时用的导粱为斜拉钢结构。

世界第一座用熟铁铆接的箱形梁桥。又称不列颠箱管桥。位于英国威尔士切斯特至霍利里德铁路跨越梅奈海峡的双线铁路上。建于1846~1850年。4跨连续,分跨为 70+ 140 +140+70米。单孔箱梁重1285 吨,在工地预制组装后用趸船运至桥,用千斤顶提升就位,列车在箱形梁内穿行。1970年5月23~25 日的火灾,使桥遭到严重破坏,主跨下垂不能通行。在修复中,河中两跨改为钢桁架拱,边跨改为钢筋混凝土刚架支承的钢梁。1973年竣工后又敷设公路桥面,称布列坦尼亚新桥。公路、铁路两用。

1.3.2国内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

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铰或带挂梁的T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我国自1956年建成第一座跨径20m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后,在1970年河南省建成了跨径52m的鱼腹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1988年浙江省建成了跨度为62m国内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飞云江桥。近几年来,公路简支梁桥大量应用跨径为40~50m的箱形梁或T形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我国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桥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次飞跃。19世纪钢材的出现,随后又出现高强度钢材,使桥梁工程的发展获得了第一次飞跃,跨度不断加大。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以及

30米预应力简支箱形梁桥结构设计(迈达斯计算)(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