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育学专(12)

发布时间:2021-06-06

活动中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这些都是针对“变相的语文教学”现象的局限性而提出的。

22.试述维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并阐述如何根据这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1)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被看作是最能反映认知观点的一派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对实践有较大借鉴意义的理论,其内容有:

①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个体解释自己行为结果时的归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今后的学习动机。

②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又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

第一,内外维度。内外维度是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系于个人条件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在此维度上,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属于内部原因,其他因素则属于外部因素。

第二,稳定性维度。稳定性维度是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的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能力和工作难度是不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因素则属于不稳定因素。

第三,可控性维度。可控性维度是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能否由个人意愿决定。在这一维度上,只有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因素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③维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第一,成败归因的内外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当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第二,成败归因的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当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稳定性因素时,他对未来工作的成败就会有一个较高的预期;反之,如果一个人将归因于运气、身心状况等不稳定性因素时,则对未来的成败缺乏信心,觉得成败难以预料。

第三,成败归因的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当个人认为成功来自自己的努力,则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将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当一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时,他很可能希望下次再度有好运气,也就不会努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同时要避免让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而形成习得性失助。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