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点到终点_刑事诉讼法学50年回顾与前瞻_下(9)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第2期 徐鹤喃:从始点到终点——刑事诉讼法学50年回顾与前瞻(下) 9协同问题,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价值上的探讨,这就如同处理离婚纠纷不应仅仅停留在探讨离婚的利弊问题一样;④注意刑事诉讼应用法学理论的分支,诸如实用侦查学、实用检察学、辩护理论与实务、讯问技巧学等等应当纳入研究范围加以划分类别。
31注重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提出这一命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二十一世纪将是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竞争与融合的时代,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法制融合时代,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诉讼理论研究将同时要面对多元化的世界;②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表明,已经成为我们基本的分析工具或者大前提,有人据此提出的权利,又萎缩着我们的创造力”,因此呼吁。基于这两方面的理由,“西化”还是“有中国特色”:第一,研究法律移植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和规律。,文化移植的最初原因是先进的国家因为内因成熟而进行了现代化、产业化的社会变革,而后起国家发生变革只是因为内部因素薄弱。
当后起国家站到起跑线上时,其外部已有了更先进的社会,而这些先进国家在文化上处于突出的优势,因此后起国家便被置于不得不通过文化传播来接受冲击的地位。因而其发生变革多赖于外因。这种文化的移植含有模仿的因素,但它是选择性的容纳,是需要创造性能力的过程。这表明,法律移植应当着眼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打破闭关自守的观念,在法律文化的鉴别、引进上具有正眼看外国的法律文化的襟怀;第二,应当明确我们移植西方法律文化的基本目标。这就是为了解释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成果与具体对策。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取得与国际刑事诉讼法学界平等对话的地位,首先必须拥有合理地解释本国司法实践的刑事诉讼理论。因此,我们移植、借鉴西方诉讼理论从一开始就具有本土性。第三,应当在以上两点的前提下注重中国刑事诉讼及其理论的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合理性的研究,力求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解释、建立、发展中国的刑事诉讼理论体系。把握这一“分寸”,完成这一课题,将是二十一世纪刑事诉讼法理论研究者对理论研究,乃至世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41完善诉讼制度,促进司法改革。
理论研究的深化必然带来制度的相应调整。贴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地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具体运作,使之成为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础,这是二十一世纪刑事诉讼法学的又一课题。其中的主要任务是,从世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的总趋势中进一步研究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与内容,立足本国实践探讨完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步骤、途径、方式。据此,为了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应当着重研究司法独立问题、陪审制度的完善、沉默权问题、证据规则问题、庭审质证规则、证人出庭问题、辩护制度以及司法权力的配置问题与制约问题等等。
司法体制改革将是二十一世纪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司法的公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司法体制、司法权利的运行机制。所以,诸如,司法独立问题,检察权的性质问题,司法机关的领导体制问题,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问题,司法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问题,司法机关内部办案制度、权力行使方式等等问题将成为研究重点。
51诉讼文化的研究将兴起。
上一篇:国泰航空 二零一三年报告书
下一篇:招标书 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