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_以湖北省为个(3)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设,促进农村文化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全省各地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十堰市图书
二、湖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现状
馆改造工程、市豫剧团改造工程,黄冈市文化活动中赤壁市、潜江市博物馆等工程相继落成;心,宜都市、
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黄石市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全省统一编制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场馆建设规划》“八艺节”场馆总数为33个场馆,其中新建10个、改造维修23个,总坐席数5.7万个,总投资26.6亿元。另外还准备了7个备选场馆。
文化部“十五”规划全省23个纳入国家发改委、
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5年底,国家补助的930万元已全部到位,先后有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等地16个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2625万元,使用面积3万平方米。其余7个项目也正在积极进行建设。继续实行了市县级文化设施维修补助和乡十五”期间,省级财政共镇文化设施建设补贴政策,“
下拨市县级文化设施维修补助专项资金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补贴专项资金各1000万元,一大批文化设施得到维修,300余个乡镇文化设施受益。
1.农村文化工作不断加强
以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四基”建设为重点和中心环节,夯实基层文化工作基础。
快速推进基层文一是抓文化先进县创建,整体、
化建设。2000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命名两批共13个县(市、区)为湖北省文化先进县(市、区),其中有3个被人事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省区)达37个,约占县(市、区)总数级文化先进县(市、
的40%,“全国文化先进县”22个。
二是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将服务的触角向农村基层延伸。全省累计投资2500万元,资源建设总量已达149GB,全部实现网上发布。签订基层中心建设协议的单位已达151家,安装卫星接收设备的单机中心达35家,已对外服务的基层中心达120家,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服务网络,2006年服务群众180万人次。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全省城乡公共图书馆在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抓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开展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的普查及保护方案制定工作。全省共有33个项目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18个入选文化部推荐公示名单。对1000余种民保项目重新编辑了目录,对部分濒危项目进行了保护抢救。宜昌市的抢救保护工作多次得到文化部及国家民保中心的肯定;恩施州通过地方立法,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对民间艺人给予了扶持。“十五”期间,全省共命名省级民间恩施市艺术之乡5个,其中,丹江口官山镇吕家河村、
3.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的原则,按照夯实基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础、突出重点的思路,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有新的亮点。
明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湖北省已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利川大水井建筑群等23处文物单位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国保单位已达52处。评审、公布了91处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省保单位总数达到456处。为全省4472处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了代码。
对钟祥明显陵等79处重点文物进行了维修保护,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和周边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枝江县被命名为全国文物先进县。武汉盘龙城、荆州纪南城、天门石家河、潜江龙湾、京山屈家岭5处大遗址进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
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加强管理,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落实了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的免费开放。完成了全省2166件套一级文物备案工作,
启动
14
三岔乡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全省有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14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27个。
上一篇:变频恒压供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