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8)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学年论文范文。
进行的自我职业设计,这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13]
最后要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虽然整个社会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但相对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然优势明显。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求职心切的欲速不达和求职不成的悲观情绪等都是不应该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愈挫愈奋的勇气,冷静面对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去奋进、去拼搏、去探索、去创业,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大学生就业前景预测
调查显示,12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所谓的“薪资联盟”很反感,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的经验,拿什么来谈钱。同样,对“零工资就业”,企业家们认为,缺少工作能力的人,哪怕不要钱企业也不欢迎。2011年大学毕业生达660万人,毕业人数一路高升。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严峻形势之下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这些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这对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用人带来影响。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以及东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这势必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会长期持续,相关专家认为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或更久。
结 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西部不均衡;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从历史来看就业问题一直存在。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转变是一个相当
上一篇:艾略特波浪理论应用集锦
下一篇:莱芜一中54级分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