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图纸)(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工、夹、量具等。所以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方案一。
毛坯为铸铁件,清理后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及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初步加工,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所以工序为:
热处理时效
1. 整形
2. 同时铣2-φ12的一端面
3. 同时铣2-φ12的另一端面
4. 粗铣4-ф12至4-ф10
5. 精铣2-φ10一端面
6. 精铣2-φ10另一端面
7. 钻扩铰2-φ7.94孔
8. 倒角2-φ7.94孔
9. 钻M3.5底孔,扩孔至φ3.7
10. 铣1mm槽
11. 加工螺纹M3.5
12. 钻φ2.5孔
13. 去毛刺
14. 检验
根据此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片。
附表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附表2~15:机械加工工序卡。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4.1 毛坯尺寸的确定,画毛坯图
此连杆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由于产品的形状简单,生产纲领是大量生产,所以毛坯选用金属型铸造。毛坯铸出后应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
由文献<1>表2-1,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加工余量等级RMA为F级。故取CT为9级,RMA为F级。
由文献<1>表2-6可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但由于用查表法所确定的总余量与生产实际情况有些差距,故还应根据工厂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由文献<1>表2-3可查出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现将调整后的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如附表16所示:
附表16 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mm)
由此,即可绘制出零件的毛坯图(见附图2):
上一篇:初中秋季运动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