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八)(7)

时间:2025-07-14

认为自己会终生平庸。一旦有了懒惰的思想,就会丢失进取心,永远都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唯有鸿鹄之志才能激发我们强烈的进取心。千万不要认为把目标定得低一些,才能够切实可行。如果把目标定得很低,你就会在那个很低的位置停下来,失去了继续前行的自信心。

75. 塞里格曼效应:紧紧抓住梦想,永不言弃

英国作家夏洛蒂在完成巨著《简?爱》成名之前,很少有人相信她会成为大作家。虽然她很小就表现出了对写作的兴趣,也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可是身边的人都不支持她。父亲还告诫她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想要安心生活,就选择一份平常的职业吧。

夏洛蒂不服气,她给当时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写信,阐述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两个多月后,她收到一封令人沮丧的回信,上面写到:“文学领域风险很大,你只不过是一时冲动产生了遐想,但是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面对大家的不信任,夏洛蒂没有灰心,她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依然自信,相信自己会在文坛中脱颖而出。她坚持创作,终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世界公认的著名作家。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曾经用狗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些狗关进一个封闭的笼子中,然后对他们施加电击。实验发现,这些狗刚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竭尽全力地想逃脱出这个笼子,但是经过再三的努力,发现无济于事。于是,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减弱,最后甚至甘愿趴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

随后,塞格里曼再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的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能够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端有电击,另一端没有电击。实验开始后,这些狗竟然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其实只要它们跃过隔板,便能够免除电击带来的痛苦。为此,他将这种自我放弃的状态称作“习得性无助”。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实验总结出“塞里格曼效应”,意思是说:不要在绝境面前轻言放弃,只有紧紧地抓住梦想,永不言败,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人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其实,很多成功者并不拥有过人的天赋和便利的条件,而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自己的梦想,并将它视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专一为业,即使面对绝境也不轻言放弃。最终他们凭借这份执著和坚持,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事业的巅峰。

正如一句古语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上能够达到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是雄鹰,二是蜗牛。”雄鹰靠的是强劲有力的翅膀与傲视天下的气魄;而慢吞吞的蜗牛也能够爬上去,靠的则是唯一的理想,认准自己的方向,然后为这个方向专注和坚持,直到站在最高的位置。

不得不承认,世上确实有极少数的人天生异禀,生来就是成就大事的材料。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若想创造出一番非凡的事业,只能凭借后天的坚韧和努力,像蜗牛一样一步步地朝着自己的梦想靠近。

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八)(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