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八)(10)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们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每时每刻都在追求更高、更强、更好。安于现状的人,也许一时能够保住目前安逸的生活,但从长远看来,最终会被淘汰和超越。
77. 布利斯定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乔?吉拉德号称美国“销售之王”,一直被欧美商界视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产品”的传奇式人物。在他刚刚进入销售行业时,平均每月需要向客户打出两千多个电话,杂乱繁琐的工作让他感觉十分吃力。后来,他逐渐发现,要想提高效率,让繁琐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就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做计划。于是,乔?吉拉德将每周要打的电话记在卡片上,然后再根据卡片的内容排出日程表,列出从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顺序和详细的工作内容。
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后,乔?吉拉德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从那以后,吉拉德不再急着打电话,而是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做好工作计划,然后从容不迫、信心十足地去约见客户。
美国的几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学生分成三组,在为时二十天内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在案。第二组学生同样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二十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把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
通过实验,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行动前先在脑海中构想事情的每个细节,梳理好做事的思路,以及将会遇到的情况,等到正式行动的时候,你就会从容不迫地应对自如。
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布利斯定理”,即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这个定理告诉我们,只有事前拟好行动的计划,将做事的步骤梳理通畅,正式行动时才会觉得应对自如,省时又省力;如果做事之前没有做好计划,执行起来就会觉得手忙脚乱,反而浪费了时间。
正如古语中所说的那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养成先思后行的习惯。他们做事大多是由着自己的心情,做到哪里算哪里,一件事情做到一半放下,又去忙另外的事情。结果越忙越乱,事情反而越做越多了。“磨刀不费砍柴工”,如果我们能够事先制定一份明确而具体的计划,不论处理多么杂乱繁琐的事情,都会变得有条不紊。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制订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制订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者高达78%。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坚持计划也是最终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根据调查结果,那些坚持计划的人,比那些中途改变计划的人成功概率高出许多。具体而言,坚持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84%;而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仅为16%。
这表明,想要获取成功,仅有美好的梦想和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详细的具体计划。目标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计划如同航线,时刻纠正着我们的行动。如果没有具体的航线,无论前景多么美
上一篇:物流配送中心的有轨巷道式堆垛机
下一篇:2011年度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