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要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重大发展项目的实施要针对薄弱环节,坚持雪中送炭。在全国或一省范围内,从项目的整体设计、评审立项到经费分配,都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和县域范围内,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在不同群体中,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孤儿倾斜。要通过改革试点,完善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领导体制、经费分配机制、教师流动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机制和学生资助体系。
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改革试点要探索突破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和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发展项目要突出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要深化教育质量问题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监测;创造条件发布有关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三、全面落实必须转变职能改进作风
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解决落实的动力问题,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解决落实的抓手问题,还要通过转变职能和作风,解决落实主体也就是教育系统的精神状态问题。为政之首,贵在力行,重在履责。实践证明,规划可以复制,思路可以借鉴,唯有落实者的精神状态不可替代。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试点落实不好,发展项目落实不好,维护稳定落实不好,最终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也落实不好。 一是更新观念。抓落实,首先要抓思想观念。一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落实。各地各校要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行再学习、再宣传、再动员,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不仅要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而且要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成为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模范。二要满腔热情抓落实。落实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落实。在当前这个特别重要的阶段,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在落实行动之中,一心一意抓落实、聚精会神抓落实。三要创造性地落实。创造性地落实,就是要努力做到把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性目标具体化为地方性目标,把教育规划纲要的思路细化为本地的政策措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本地的有效举措。
二是转变职能。转变职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一要增强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履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要大力增强服务意识,主动热情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师生服务,努力建设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机关,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要坚决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界定政府和学校的责、权、利,把政府该管的切实管好,把不该管、管不好的坚决放开,克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现象。要修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研制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育类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该清理的清理,该废止的废止。三要科学评估评价。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必然要求政府加强评估评价。要按照新的设计、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开展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要指导高校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三是改进作风。作风决定落实,落实体现作风,完成艰巨繁重的落实任务,必须要有好的作风。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正学风。切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把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为2011年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围绕“全面落实”,狠抓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三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教育系统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新变化、新气象。一要着力加强政风建设。要大力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