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2)

时间:2025-02-23

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要结合数学的内容,及时教学一些数学符号。现在的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教学数学符号,每个年级都有很多。教学常用的数学符号,一方面要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使学生认识符号,会用符号;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由于使用符号才很清楚、很简便地表达了这些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三、实践活动——深化符号的运用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多用符号来表示的情境,使学生积累了很多潜藏的“符号意识”,数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应遵循从感性→理性→运用的辩证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符号经验,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中熟练符号的使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线段图等方式整理相关信息,进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操作转化为对符号的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深化符号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