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市级评优课 优质教案(5)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孟子 尽心》
【分析】由外而内,以内仁御外法,则民心可至,天下可定。
【板书】以仁心换民心;
10、总结归纳孟子的王道即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2)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应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
(3)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归纳起来,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板书】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思想,更要学习古代的文化与文章的写作方法。
11、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总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