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用。不同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但认识的作用再大也代替不了实践的决定地位。
5.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实践之所以成为真理的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它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要检验人的主观和客观是否符合及其程度,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比较、对照,才能断定它是否是真理。一种认识不能检验另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实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要人们参加实践,就必然使主观认识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原来设想的目的或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反之,则为错误的认识。逻辑证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待验证的认识,但它只是对实践检验的协肋,并不能代替实践检验的决定性结果。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犯思想冒进的错误。(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程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2)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一方面,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上一篇:我读懂了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