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1)

时间:2025-07-10

2、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第一次向世界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2005年7月21日,该中心第16次发布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03亿,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日益深刻地受到影响。(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6页)

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答: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根本上看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正确的认识推动人类实践不断深入和向前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人类的实践活动,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遭受挫折。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助于人们树立新观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它通过散布假、恶、丑,使人们思维步入歧途,思想观念错误,价值观扭曲,人格庸俗化,行为丑陋。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任何进入视野的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吸纳真善美,拒斥假恶丑,牢记“八荣八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利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大结合起来,以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不朽的人生价值。

3、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参见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

答:价值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关系的成立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在实践中的互动,相同的客体面对不同的主体的需要,存在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客体面对相同的主体存在不同的价值。这种差别根源于价值评价,主体的立场、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和实践领域的不同往往使价值评价迥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好是坏,财富源泉的增加是利是弊,这因人而异,归根到底由主体的需要及客体的属性的能满足与否决定。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1)认识论的本质离不开以本体论的性质为前提,坚持以唯物论为前提的认识论必然得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真理性结论。(2)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实践决定认识,它注定了认识的从属的、第二位的作用。(3)认识并非完全扮演机械性的被动的角色,它反过来对实践起反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