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时评专辑(4)

发布时间:2021-06-12

华商时评专辑

偏向于自我的“顶层设计”。这种制度设计是政府利用权力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的一种自肥,它造成的后果便是今日的现状,退休人员由于就业时身份的不同而得到悬殊的养老待遇,最低者每月只有200元,而最高者可以达到1万元,两者相差50倍,而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月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在一部分退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领取高额养老金的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所领取的养老金不足以让自己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

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无法通过现行社保制度的保障安享晚年生活,这是国家的一种失职。一般来说,劳动者在其生命的就业时段,其个人收入应该由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因此个人收入有高低差别是正常的,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机制的激励而积极劳动,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个人退出就业时段以后,国家所提供的基本养老待遇应该保证大体的公平,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这也是由养老保障是国家给民众提供的一种福利这个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个人如果期望在退休以后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可以通过个人财富积累、子女供给、商业

保险等途径来实现,而不能由国家通过制度设计,在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满足小部分人的要求。

时至今日,养老保险双轨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在从原来的隐性向显性发展,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负面因素,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而这种改革就是必须确立以实现公平为第一目标。但是,回到现实,由于这种双轨制实行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因此这种改革显得十分艰难。可取的途径只能是加速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争取让它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平衡,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政府财政做保障。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养老双轨制所积累的社会矛盾,正在积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他们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鸿沟有望缩小。养老保险出现双轨制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改革中,需要加强整个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抵制政府利用制度设计的权力来达到自肥的目的。只有让权力真正为民所用,改革才能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至成为以改革的名义谋取少部分人利益的工具。

仅有感动不能唤来道德的春天

■曹旭刚

2013年2月23日 华商报

本周,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如往年一样,吸引了万千关注。在精心雕琢的颁奖词背后,公众得以窥见一个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这其中,有张丽莉、何玥、陈斌强、高淑珍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亦有林俊德、罗阳这样的职业坚守英雄。

某种意义上而言,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一直在试图打造中国人的一道“道德大餐”。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迄今已过十年。十年岁月中,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用自己的故事,竭力净化着道德的雾霾;而对于不少国人而言,也似已习惯,在每年一度的春暖花开中,接受一次道德与灵魂的洗涤。

当然,十年来,感动中国也并非全无口水。几乎每一年的评选中,总有人对候选者或当选者“指指点点”,或言难以感动,或言“名不副实”。这似乎是可以想见的。毕竟,感动中国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官方价值观的评选,在价值观多元及利益纠葛复杂的当下,遭遇臧否,也是自然之事。

但回头想想,只有与臧否相伴的感动中国,才是真实的感动中国。中国历来都有向道德模范致敬的传统,但在传统背后,却浮现着一种渴望“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的普遍心理,公众普遍希望,我们所见到的典型人物,应该如天使一般纯净,不容半点瑕疵。不过,历史早已证明,渴望道德的“高大全”,只能是一种奢望,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尤有意思的是,感动中国十年,恰恰也是中国人道德焦虑最为严重的十年。这些年来,有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喟叹,风起云涌;挑战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亦是层出不穷。所以,由央视这个国家电视台所主导的感动中国的评选,也就常常被人视为官方层面在道德领域的重塑与再造。 可是,一个感动中国,能挽回中国人渐行渐远的道德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不管是道德领域还是其他。因此,对于感动中国,公众不妨以平和待之。不要去强求完美,不要奢望能够改变多少,倘能让一部分人感到些许道德的温暖与感动,便已足够。

从理想的角度看,没有人希望,感动中国仅仅只让人止步于“感动”。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感动中国对于社会的影响,似乎一直都徘徊在感动二字上,很多人在看的时候,热

泪盈眶、深受感动,一夜之后,依然一切如常;至多,一部分学生将典型人物的事迹及优美的颁奖词,视为作文素材。此外,还有人发出“已经很久不被感动了”的喟叹……

道德需要感召,道德亦需要典型,但感召与典型,从来都不是挽救道德的根本所在。事实上,每一次道德的普遍焦虑,基本都是公众生存焦虑的集中体现,都是规则失范的典型反映。当法律等明面的规则失范的时候,任何一个个体,无论自身是否强大,多少都会产生生存的焦虑与担忧,都会在利益面前尝试“不择手段”。于是,种种道德底线,只能一步步让位于现实的利益——或是明哲保身击败道德,或是试图浑水摸鱼,从而“强大”自己。

也就是说,道德问题绝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多时候,道德其实是一个社会综合健康程度的指示表,道德沦陷的背后,映衬的是法治不彰、经济畸形发展等重要命题。所以,不说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找到尽善尽美的道德模范,即便有这样的典型,其也“无力回天”,无法“力挽道德于将倾”。道德之殇,注定只能是发展之殇、规则之殇。

可以肯定的是,感动中国中的优秀人物,其实只是现实中万千优秀道德人物的几个代表而已。这个国家与民族,从来都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也从来不缺在精神层面熠熠生辉的因子。只是,不堪的现实常常容易遮蔽优秀,常常容易让优秀心生恐惧与担忧。

做一个比喻,当下中国人的道德状况,宛如冬日的原野,尽管举目一片荒芜,但根茎却始终保持生机,在静候春天。感动中国,当然是催生春天的一缕春风,但仅有感动中国,却远不足以唤来春天。说到底,有关道德的思考,其实是有关未来中国的思考,有关发展路径的思考,有关个人尊严的思考。

感动中国,固然很好;但是,我们其实更需要“敢动”——“敢动”蝇营狗苟者,“敢动”固化的阶层,“敢动”滥用权力者,“敢动”玩弄法律者,“敢动”畸形的发展模式,“敢动”非法的利益……若没有“敢动”的勇气与毅力,再多的“感动”,也只能局限于“感动”,只能化作无数的虚妄。

华商时评专辑(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