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时评专辑

发布时间:2021-06-12

华商时评专辑

严控“以人查房”何以饱受非议

■ 曾颖

2013年2月19日 华商报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加紧出台了房屋信息查询规范,这些规范对输入人名查询名下有多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这在此前已出台的规范中并不多见。(2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关于出台这些措施的动机,有的称是为“进一步处理好物权公示和隐私保护的关系”;有的则称是为了消除“部分市民对个人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不论说词多么光明,但总也绕不开一个拿不到台面上来讲的理由——那就是近段时间热传于网络的“房姐”“房妹”“房叔”“房婶”“房祖宗”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持有房子套数和面积不断刷新的纪录令某些人不安了。当人们正在像看吉尼斯纪录一般等待着下一个纪录的时候,反制措施应运而生。

微博和新闻跟帖上对此是一边倒的骂声。部分网友认为:不首先去推行官员房产公开,却急于封堵公民查询官员房产的途径,这不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而是把公民的监督手段关进了笼子;以“保护公民隐私”之名逃避应受监督,实际是将普通公民作为某些腐败官员的“人肉盾牌”,他们就是以此为盾牌,多年如一日地扛住了来自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公布财产”的呼声;有的人则干脆认为,这就是一个保护腐败分子的措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

同样的“以人查房”在国外是普遍禁止的,而在国内出现这样的舆论反应,则是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平心而论,在提倡健全法制建设的社会背景之下,保卫公民个人信息不泄露,预防并打击相关的手段,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从法制建设意义上讲,“禁止以人查房”的规定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出在,这项措施的出台时机和背景,恰是在“房”氏家族成员被

一抓一个准,普通民众将协助反腐的重任寄托在个人房地产信息联网和公开这个节骨眼之上,一些人甚至将此看做是一件反腐败的利器之时,这种加紧规范,只能被看做是一种心急火燎的补漏行为。这就如同那些曝出天价消费账单而被开除的银行职员,或曝出某些官员的报账单而被踢饭碗的财务人员一样。试回忆一下近些年某些地方出现的各种法规和措施,管民的,雷厉风行,很快搞定;管官的,绵软羞怯,始终只听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如像官员财产公示之类,甚至让人们一等就是十几二十年,依旧遥遥无期的样子。房屋信息联网,则一直在争议中迟迟没有说法。

试想,如果规范房屋信息查询的举措,是在有健全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并严格得到执行的语境之下,人们会不会对此报以这么负面的评价?要知道,凡正常的人,都会看重并爱惜自己的隐私。人们怎么可能会与这种于自己有利的措施对立起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们认为这种措施在损害与保护的权重上,发生了倾斜,人们会觉得,受保护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伤害自己利益的蛀虫,一想到这一层,他们的心情,是很难平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某些官员喊出“民众应该先公示财产”的雷语时,网上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晒财产,并喊出了“我先脱了,你看着办”的口号。

脱离民众强烈反腐愿望的语境来说规范房屋信息查询,客观上是限制了民众监督官员的空间,反制了公众对腐败的打击力。在没有相关的对官员房产信息进行监督和管理措施出台之前,单方面地对其加强管控,只能让民众产生巨大的焦虑感。这与十八大的精神及其带动之下的社会走向,是不相符的。

一把手晒电话 要面子更要里子

■ 马九器

2013年2月19日 华商报

2月17日,西安临潼区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包括区政府“一把手”在内的全区89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和手机号码,此举在西安市尚属首次。

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舆论关注:说它大,是因为这是西安市首次大规模公布一个区一把手电话,在信息公开方面算得上“吃螃蟹”;说它小,是因为这种公开部门一把手电话的方式,放眼全国并不罕见,昆明市曾经全市公开所有部门一把手电话。

政府一把手们向公众公开个人电话,多是对畅通公众民意通道、拓宽民众诉求平台的回应,是建设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之举。只是,从实际出发来看,受精力、权责和时间所限,其不可能妥善应对所有各界来电,即使竭尽全力,所能妥善处置的来电求助、申诉、举报等等,也难免挂一漏万;尤其从其他地方的官员电话公开效果来看,很多地方往往经历“先热后冷”、“先通后堵”的轨迹。所以,一把手公开电话,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而要让这种政务信号放射出更大光芒,必须有相关配套措施和长效机制跟上。 公开电话决不能“广告了之”,而是要随后制定周密刚性的制度,包括电话的接听、反映问题的记录、无暇接听时的应对、电话不通或者推诿时的问责、有关部门对电话畅通情况的监督,等等。一个好的政务制度一定是要有一套周密严

谨的程序来保障的、一定是要有监督和问责的,如果风景没有阳光、雨露、花鸟、绿水来建构,那么它就只能是海市蜃楼。之前有不少地方包括中央部委的新闻发言人电话向社会公开,更有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竞相公开电话方便民众监督举报、建言献策,可久而久之一些电话变成了“聋子哑巴”,一些电话甚至变成“空号”神秘失踪、不翼而飞,这样的“秀”不仅因为虎头蛇尾备受批评,甚至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言必行、信必果,言而无信何以立人? 一把手们公开个人电话,仅仅是公共行政的一种“面子”,要经得起考验、赢得了口碑,终究还是要靠“里子”,这个“里子”不光是兑现承诺让电话时刻有人接、与民意常常能对接,还要通过职能转变、监督强化、问责完善、政务透明等多管齐下,让权力不越位、不缺位,让权利有捍卫的畅通渠道,让公平、法治能时刻呵护普通人的尊严。 “打铁还要自身硬”,只要“里子”保质保量,“面子”自然会自信满满;倘若重“面子”轻“里子”,难免会像一些地方那样,要么行而不远,要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反而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华商时评专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