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6)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三、内耳:
又名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含有听觉与位觉重要感受装置,分骨迷路与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管没有交通,外淋巴系统是开放的,与脑脊液相通。
(一)骨迷路: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1、前庭:
注:位于耳蜗与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前下部较窄,有一椭圆孔通入耳蜗的前庭阶,后上部稍宽,有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通入。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和蜗窗、内侧壁构成内耳道底。
2、半规管:
注:有三对,分别为外(水平)半规管、上(垂直)半规管、后(垂直)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的两端均开口于前庭,其一端膨大名壶腹,上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脚,故3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
3、耳蜗:
注:由中央的蜗轴与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旋绕蜗轴2.5 ~2 .75 周,底周相当于鼓岬,蜗底构成内耳道底,蜗顶靠近咽鼓管鼓室口。
从蜗轴伸出的骨螺旋板在骨蜗管中同样旋绕,再由基底膜自骨螺旋板延续至骨蜗管外壁,将骨蜗管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又由前庭膜分为两个腔,故骨蜗内共有三个管腔: (1)上方者名前庭阶,自前庭开始。
上一篇:调度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