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5)

时间:2025-02-23

内耳压力。

(3)韧带:6条韧带:锤骨上韧带、锤骨前韧带、锤骨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 镫骨环韧带,其作用是将听骨固定于鼓室内。

(4)神经: 鼓室神经丛位于鼓岬表面,由舌咽神经鼓室支和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分支组成;面神经出茎乳孔前分出鼓索神经,横过鼓室后与舌神经合并,司舌前2/3味觉。

(二)咽鼓管:

注: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其鼓室口位于鼓室前壁上部,咽口位于鼻咽侧壁,咽鼓管与水平面约成400角。其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可使鼓室的分泌物得以排泄;软骨部粘膜呈皱襞样,具有单向活瓣作用。成人鼓室口较咽口高2-2.5cm,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短,内径宽,故咽部感染易传入鼓室。在吞咽时借肌肉运动咽鼓管开放,使鼓室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以维持中耳功能。成人咽鼓管的鼻咽端开口较鼓室口低15~25mm,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直,口径相对较大,当鼻及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中耳炎 。

(三)鼓窦:出生时即已存在,是鼓室与乳突的通道。

(四)乳突:出生时尚未发育。2岁后开始由鼓窦逐渐向乳突部发展,6岁左右时,气房已有较广泛的延伸。

按气房发育程度分四型:气化型、松质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正常人以气化型见。

注:混合型指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同时存在者。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