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4)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正常鼓膜有以下标志:
A、锤骨短突:鼓膜前上部灰白色的小突起,系锤骨短突自鼓膜深面的凸起。
B、鼓膜前后皱襞:为自锤骨短突向前、后引伸的鼓膜皱襞,皱襞上面为鼓膜松弛部,下面为鼓膜紧张部。鼓膜内陷者,其前后皱襞尤为明显。
C、锤骨柄:透过鼓膜表面的浅粉红色条纹状影,自短突向下微向后止于鼓脐。 D、光锥:鼓脐向前下方达鼓膜边缘的三角形的反光区。
(2)内壁:( 即内耳的外壁。)鼓岬为内壁中央较大的隆凸,系耳蜗底周所在处,其表面有鼓室神经丛。
(3)前壁: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2个口,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 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
(4)后壁:(又名乳突壁):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后壁上部有一小口,名鼓窦入口,上鼓室借此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之内侧有外半规管凸。
(5)顶壁:(又名鼓室盖):其上为颅中窝。
(6)底壁:下壁由一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先天性缺损时,颈静脉球突入鼓室,鼓膜可呈蓝色。
3、鼓室内容物:包括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
(1)听骨:锤骨、砧骨、镫骨构成听骨链,借韧带悬吊于鼓室腔。
(2)肌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鼓膜张肌: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减少鼓膜振幅,防止强声损伤鼓膜与内耳。
镫骨肌:收缩时牵拉镫骨头向后,使镫骨足板以后缘为支点,前缘向外跷起,
可减少
上一篇:调度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