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制备(7)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2.3.7片重差异
2.3.7.1测定方法: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重量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将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药典规定片重差异的限度规定如下:平均重量0.3g以下的重量差异限度为±7.5%,0.3g以上的为±5%)
2.3.7.2测定结果:根据公式:
片重差异%=(供试品-平均片重)/平均片重
表六 片重差异测定结果
由上表片重差异百百分数知1号和4号超过平均重量的±5%,且没有超过限度的1倍,故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片重差异合格。 3.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处方中崩解剂筛选试验结果分析选择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
分散片由于要达到特定的分散效果(分散片10片,置于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3min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0号筛),其制备工艺一方面要有好的分散均匀性,另一方面也要达到一般制剂的要求(比如:硬度、脆碎度、外观),。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范围不大,要去准确控制处方工艺过程。处方和工艺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的结果,制备出的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硬度、脆碎度、外观均较好。通过正交试验比较研究得出的最优处方为A3B1C2. 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应该是内、外加法崩解时限最小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脆硬度检查,硬度、崩解时限不合格,是因为本实验应一个人独立完成,但是由于实验条件与实验时间的限制,需要大家配合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所指的软材湿度,粒度大小,压片的硬度,还有测定分散均匀性时振摇的力度与速度均不同,造成实验数据偏差,实验结果不精确,实际结果与理论不符。 4.结论
实验筛选出的最优崩解剂交联CMC-Na,最佳处方工艺为崩解剂交联CMC-Na,用量为药粉重的
7.0%,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为药粉重的1.0%,可压性淀粉为填充剂,硬酯酸镁为润湿剂,硫脲为抗氧剂,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为内加法(A3B1C2).但由于实验中大家配合不是很好,且制作过程中存在失误,得部分质量检查项目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