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管理)第二节决策与计划职能(7)

时间:2025-04-23

(3)提高管理效率。计划的本质是合理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产出。良好的计划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4)促进有效控制。计划是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计划,控制就失去了标准而无法进行;计划制定不科学,控制就无法有效地进行。

五、计划的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1.计划的类型

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要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这些活动任务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计划进行划分会得出不同的类型,如表3-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分类方法所划分出的计划类型很难截然区分,现实工作中的计划往往是综合的。

2.计划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组织的规模和管理层次。一般情况下,大规模组织所需计划的种类比小规模组织要多,而且计划相对比较复杂。此外,高层管理者需要制定指导性的战略计划,而中层管理者一般只需要制定战术计划,基层管理者只需要研究具体的作业计划。

(2)组织的生命周期。一般将组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组织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计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一样。当组织处于形成期时,由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只能制定指导性的计划;让组织处于成长期时,一般制定短期的具体计划;当组织处于成熟期时,可以制定长期的具体计划;当组织处于衰退期时,只能制定短期的具体计划。

表3-3常见的计划类型

(3)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到计划制定的难度和可靠性,一般来讲,若组织面临的是简单稳定的环境,则应制定长期具体计划;若组织面临的是复杂动态环境,则只能制定短期指导性计划。

(4)未来的许诺。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计划工作期限的长短需要根据所承担任务的多少而定,一般来说,承担者的任务越多,计划工作的期限就越长,反之就会缩短。

六、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

1.计划的编制

企业在履行计划职能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编制相应的计划。计划的编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编制的计划合理,确保能实现计划的落实,计划编制需要遵循相同的逻辑和步骤,这个逻辑和步骤可以用图3-3来描述。

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计划的第一步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计划工作主要是将决策所确立的目标进行分解,以便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节,并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目标。

认清现在的目的在于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目标的途径,这时需要对组织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其中的机会与威胁,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决策管理)第二节决策与计划职能(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