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的层次结构划分综论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专业文献/行业资料
维普资讯 http://www.77cn.com.cn
20 0 8年】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 ̄ ll fW en n T a h r ie st oi a ia e c es Unv ri n o y
Jn 0 8 a .2 oVo J No. 】23 1
第2 3卷第 l期
自居易《长恨歌》的层次结构划分综论凌朝栋(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西渭南 740 )渭陕 100
摘
要:长歌》白居易感伤涛的代表作之一,主题有讽谕说、《恨是其爱情说、风情说、又有爱情与讽谕双重主题说等多
种。其层次结构的划分也是多种多样,中有两部分说、其三部分说、四部分说、五部分说、两部分九段说等,并且每说之内也
多有起始句上的异同,乃“此诗无达诂”之谓也。清代《唐宋诗醇》提出的四部分说,所历史最为悠久,为现当代许多学者也所宗,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层次结构划分法。关键词:自居易;恨歌;次结构;诗长层唐中图分类号: 0 I 6 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0 -5 2 (0 8 0—0 3 8 1 9 18 2 0 ) l o2 0
收稿日期:0 7 20— 5 l一 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4K 9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7 K 0 2 0J20; 0 Y F0 )作者简介:凌朝栋 (9 5一)男,临潼人, 16,陕西渭南师范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史记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副文学博士,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中
自居易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开宗立派的
认为分界句有所不同。如其《诗精选》 3云:唐 J所全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致“”因,恨之这是讽谕主题说的根
大诗人,感伤诗的代表作《长恨歌》、其《琵琶引》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其中《长恨 均
歌》史实与民间传说兼有,上人间照应,者是天作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既有讽刺,有叹惋同情。学界 又
据:后一部分写“长恨”本身,这是爱情主题说的根据。……一
开头即揭示唐玄宗的这样性格特征——“重
对《恨歌》的主题长期争论不休,讽谕说、情 长有爱说、情说、有爱情与讽谕双重主题说等。自居风又易曾在《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
末戏赠元九编
色”然后从各侧面进行刻画,节也随之发展:思倾,情“国”选妃子,清赐浴,弟列土、宫歌舞、史乱 ,华兄骊安
起、马嵬兵变,难蜀中,是“色”逃这重的表现和后果;
李二十》中自赞其诗“篇《恨》有风情”,此,一长据 “情”应该是其主题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关风说于这首诗层次结构的划分,界也可谓见仁见智,学 众说纷纭,也真正体现了“无达诂”的遗训。这诗 笔者就此做了专门整理,举其要者,之于后,现列以求教于方家。一
从入蜀到回京的思念妃子以及命方士“致魂魄”则是,“色”重性格在悲剧情境中的延展和深化。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亦将此 诗分为两部分,是分界不是很明显:诗的前半但“首鉴诫荒亡之意明显,半首爱情悲剧的渲染凄侧后
动人。又云:《恨歌》的后半首,自居易据民”“长是间传说改写而成的李杨的爱情悲剧。……诗分别、
两部分 ( )段说
从李隆基、玉环双方的遗恨和相互的感情纠结写杨
来,现他们天上人间,尽的眷恋。从郭先生的表无”持这种划分观点的学者相对较多,并非千篇但一
进一步解说看,部分应该是到“九重城阙烟尘 前生,乘万骑西南行”,余则为后部分。千其 王汝弼《自居易选集》 2云:此诗前半写实, J “
律,具体的起始句上 d有很多分歧。较有代表 在王以“重生男重生女”限,为前后两部分:诗不为分“
性的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大致 …,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从全 …诗来看,半是长恨之因诗的后半,者用充满 前作着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而使诗的主从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是
后面则运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较显著地受了比变文的影响,实与虚构,后递转流畅,衣无写前天缝。没有明确其界限所在,而编者在“临邛道士 ”然鸿都客”句的注释后又说:此诗以下即以传说一“的神仙故事叙写。”由此可知
,旬当为其前后的该分界。
长恨的正文。”最近虽然出版了修订本二版,是但这种观点未曾改变。 霍松林是研究唐代文学的著名学者,虽然主他张将这首诗划分为两部分,与游国恩所言相比,但
王运熙《略谈<恨歌>容的构成》[4一文 长内 53]4指出: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描绘了唐明皇、杨贵妃两
专业文献/行业资料
维普资讯 http://www.77cn.com.cn
20 0 8年第 1期
凌朝栋:白居易《长恨歌》的层次结构划分综论
- 3 3
人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它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个方
这首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具体的前后分界句没有但讲明:
面:一方面指出唐明皇溺于女色,不顾国家大事,果结带来了安史之乱;另一方面表现了由于安史之乱,杨贵妃悲惨地死去,明皇日夜萦思,感情非常诚笃,杨贵妃死后变为仙人,念念不忘明皇,此眷恋对方,不也彼但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有爱情说,谕说和讽谕、讽 爱情双重主题等多种说法。……此诗的主导方面似在后半篇,为使前后有机结合,前半的讽刺保持着一定的限度,而且多有讳饰。……白 …… 此处隐藏:154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