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时间:2025-04-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ompany LOGO1

主要内容 Contents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概述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 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在美国: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占整个医院感染的 10~20%,ICU病人有10%经历CRBSI,发生率5例次 /1000天(2.5~30/1000中心导管天) ;

估计有10万~40万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14%,归因分析CRBSI的 死亡率为19%;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8.2%,显著高 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 0.7%,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CRBSI的后果 CRBSI后果导致: 住院天数增加;7~24天 死亡率增加:增加3~4倍 增加治疗费用:大约$40000/生还者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我国某地区公布2006~2007导管相关感染率变迁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06年1月 2006年4月 2006年7月 2006年10月 2007年1月 2007年4月 2007年7月 2007年10月

CA-BSI

CA-UTI

VAP

感染率(‰)

CA-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UTI:导管相关尿路感染;VAP:呼吸机相关肺炎5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 我国VAP发病率是美国(NHSN)的5~10倍! 但是,CRBSI发病率不到NNIS的一半! 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监测方法需 要完善!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导管类型外周静脉导管 外周动脉导管 Midline catheters 非隧道式中心 静脉导管 肺动脉导管

穿刺部位通常在前臂和手部静脉

导管 长度<3 inches

长期留置可引起静脉炎,很 少引起血流感染 发生感染危险的小,很少引 起血流感染 某些材质的导管可引起假过 敏性反应。引起静脉炎的危 险比外周静脉导管小 大多数CRBSI与此类导管相 关 ,占全部CRBI的90% 通常使用肝素封管,血流感 染发生率与CVCs相似,经 锁骨下静脉插入时感染发生 率低

通常做桡动脉穿刺,也可穿 <3 inches 刺股、腋、肱、胫后动脉 从肘窝处穿刺进入贵要静脉、3~8 头静脉,导管不进入中心静 inches 脉 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锁 ≥8cm 骨下、颈内、股静脉)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 ≥30cm 脉(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插入8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导管类型经外周中心静脉 导管(PICC) 隧道式中心静脉 导管

穿刺部位

导管 长度

经贵要、头、肱静脉插入, ≥20cm 导管进入上腔静脉 植入锁骨下、颈内、股静脉,≥8cm 手术植入长期静脉化疗,血 液透析 皮下埋植,使用时用针穿刺,≥8cm 植入锁骨下、

颈内静脉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中, 感染发生率较低 导管的袖套可阻止细菌的移 行。与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 管相比,感染发生率低

完全植入式导管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 自我感觉好,无需局部护理, 拔除导管时需手术

脐带血管导管

插入脐动脉或者脐静脉

≤6cm

动静脉插管感染率相似

导管分类

按插入血管分类: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 动脉导管

按导管留置时间分类:临时、短期(<10d)、长期 按导管穿刺部位分类:锁骨下静脉导管 股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颈内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导管(PVC)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危险因素1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通常置管30天后发生感染) 2 医院内细菌定植于患者机体; 3 导管相关的医疗操作频率高; 4插管技术及置管后的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 5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如:粒细胞减少、糖尿 病等); 6 输液系统污染; 7 穿刺部位污染(如:潮湿、渗血、体液污染等,股>颈> 锁下); 8 静脉导管的材质(某些材料所制导管的表面光滑度差, 容易被某些细菌所附着,如:聚氯乙烯、聚乙烯); 9 接受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真菌血流感染; 10单腔导管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腔导管11

CRBSI的感染因素非隧道式CVC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① 皮肤引起的管腔外细菌的定植; ② 导管尖端引起的血流种植; ③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定植; 隧道式CVC或植入导管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感染

CRBSI的发病机制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导管接口部污染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输液污染

导管材料 感染菌内在特性 细菌生物膜biofilm

CRBSI的发病机制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几乎所有插入 血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还能 在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 源,沿导管外表面扩散至管尖,引起CRBSI; 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则常由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导管接头,沿导管内壁扩散,引起腔内定植及 CRBSI;14

CRBSI的病原学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白色念珠菌

CRBSI的常见致病菌致病菌革兰阳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假丝酵母菌1986-1989 ( %) 1992-1999 ( %)

51 27 16 819 6 5 4 4 816

63 37 13 1314 2 5 4 3 8

…… 此处隐藏:4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