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表达系统概述及相关研究进展(6)

时间:2025-07-07

酵母双杂交系统

6.毕赤酵母在表达病毒蛋白用于疫苗和诊断方面的应用

人轮状病毒的VP7 基因目前已有用大肠埃希氏菌、乳酸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系统的报道,而酵母表达尚未见报道。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轮状病毒的保护性抗原VP7, 以制备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可为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卢颖等人

[9]将已构建的重组质粒VP7 -pPICZαA 经SacⅠ线性化后,通过电转化法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然后Zeocin 平板筛选并进行PCR鉴定及Mut 表型筛选,成功构建VP7 基因的重组酵母表达系统,为进一步表达VP7 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为了分析真核体系中表达的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张健等人[10]以乙脑病毒SA-14 株为代表, 构建了E 蛋白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首先,应用RT-PCR 法扩增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表达基因,定向克隆入载体pPICZαA,然后将重组质粒以PmeⅠ线性化并电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 感受态细胞,最后用Zeocin筛选转化子进行鉴定。PCR 扩增产物约为1 350 bp,定向克隆获得pPICZαA-E 表达载体,经测序结果与Genbank 相应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电转化得到巴氏毕赤酵母重组菌株GS115-E,提取其基因组DNA 经PCR鉴定与预期相符。本研究构建的乙型脑炎病毒E 基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为进一步进行E蛋白真核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病毒蛋白抗原还在血清学诊断方面有所进展。于天飞等人[11]在多酵母表达系统(GS115/pPIC9-TY,GS115/pPIC9K-ts(Mut+),KM71/pPIC9-ts)中表达了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 基因B 和C 抗原位点片段。经检测表明,不同类型酵母表达系统蛋白表达量和抗原性差异不大,研究中获得的重组蛋白为建立TGE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本试验所获得蛋白为PRCV S蛋白缺失部分,以此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可望避免潜在的PRCV感染对检测TGE的干扰,得出筛选生长速度较快的GS115/pPIC9-TY适合作为今后进一步应用的候选重组菌.

总结

由于酵母表达外源蛋白,特别是药用蛋白质的种种优势,促使研究人员不断改进酵母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特性。这些突破更加提高了酵母在生产药用蛋白中的应用。在工作中对不同来源、不同作用特点外源蛋白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一表达体系的上述特点,对目的外源蛋白基因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合理的构建策略,使重组外源蛋白按我们的要求进行表达,有助于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表达产物。相信这一表达体系的采用和不断深入研究势必为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提供加速度。

酵母表达系统概述及相关研究进展(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