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探究教学设计(2)

发布时间:2021-06-09

④学生四个人(两个实验桌)一组,讨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大小关系要从多角度讨论),左右关系,及如何确定实像还是虚像的具体实验方案(8-10分钟)。 ⑤老师请不同组的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每种方案都要阐述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比较物象大小关系、如何确定物象位置关系,尤其是物像大小关系要说出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还要阐述如何知道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并引导同学找出每种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找出最佳实验方案。

4.学生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学生开始每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来验证前面的猜想与假设。(15—20分钟)此环节由学生完成可以锻炼其思维条理性与发散性,可以锻炼其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所以一定要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里要强调两人的配合与分工。)

5.学生进行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必须进行分析与论证才能确定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否正确.各实验小组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 可请学生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此环节由学生去完成比老师自己总结更好:一方面学生总结不受限制,可能会提出与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生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即可. (注:由于时间关系请2—4个小组即可,其它组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老师可将以下问题用投影或电脑打出来):

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的大小形状 。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 。

③像的左右与物的上下关系是 。

④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 。

⑤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 。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 。

(感觉像变化的同学给他指出这是视觉造成的,无论平面镜多小,物体离平面镜距离如何,平面镜总能成一个完整的与物等大的像。)

⑥当物体沿着平面镜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是 。

⑦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

6.学生评估: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探究步骤、探究结果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为以后的实验探究少走弯路,少出错误作很好的铺垫.这一环节由学生做是因为每一组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探索思路与探索方法不尽相同,让每个同学总结更能体现个体差异,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同学自己总结.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评估的具体方法.例如自己的探究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或不足,自己的探究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探究步骤是否有遗漏,探究结果是否正确等.如果再做此实验你会有哪些改进,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升华.

7.交流与合作:各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收集到的证据和作出的总结向全班报告,进行质疑与答辩.此环节视课程情况而定,可以揉到其它环节中,本节课就可以揉到第3环节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及第5环节分析与论证中去.

说明:平面镜成像原理及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可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如果时间允许可由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并做适当练习;如果时间不够也可放到下节课完成.为了使同学们能直观地看到光路的传播过程及成像原理,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用电脑课件来演示,使同学们明白平面镜为什么成虚像,像与物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