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新论(6)
时间:2025-04-09
时间:2025-04-09
赣方言现象与特征
当今上饶地区及鹰潭、景德镇二市)为例,在安史之乱以前的开元年间有户一万四,到百年之后的元和年间户数增加到七万左右,净增四倍之多。对照当时户口普遍减少的现象,北方移民与
ψλ
土著比例远超四比一之数。洪州(南昌地区)、吉州(吉安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户口增加。”
沙加尔和万波认为唐代中后期的北方移民主要进入赣中和赣南,我们认为是不准确的。
λ
以下是公元640年至公元813年江西各州县的人口情况表:ζ
表 四
州(县)江洪歙(婺源)
饶袁吉抚虔1639257
口 数
640年752年
25599740440(未立)5981725716532854068515574435323153000244350144096237032275410
649年636015456011400463615040户 数
713年752年
21865554056000140622119731305542
29025555307600408992709137647266149
813年179459112927004611624767262602671682742480
,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三年,江西人口达到了一个高峰,安史之乱(公元755
年)爆发后,洪州户数增加最多,公元813年与公元752年相比,洪州增加三万五千多户,而饶州、吉州增加都不到一万户,袁州、抚州、虔州等地倒出现大量的减少。因此,沙加尔认为赣语的早期语言有北祖赣语和南祖赣语之分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并由此得出的赣方言的全浊声母的演变过程缺乏说服力,万波进一步的推演也难以令人信服。
进入赣中和赣南的移民,实际上大量的是赣北平原地区的居民。唐末黄巢起义,两次转战江西,赣北平原地区居民涌入赣南及闽西山区,从此走上与赣方言发展不同的道路。此后,赣北和赣中又受到几次北方方言的冲刷,因而造成今天客家方言在有些语音特征上比赣方言显得古老。
附 注
①这种类型是以武宁县城新宁镇为中心的老派发音。笔者1999年调查的上汤镇以及钟明立《江西武宁礼溪话音系》中的礼溪都不具有这个特点。《江西省方言志》中的武宁音系全浊声母记为不送气清音,记录的为新派发音。笔者2004年3月调查的离县城不远的宋溪话,与武宁型一致。这里依据的是我们2004年3月的调查材料。
②见刘纶鑫(1999)。
③泉口为武宁县的一个镇,在武宁县城新宁镇以北,距离县城20余公里。泉口镇的语音特点见陈昌仪
(1991:59)。
④修水在《客赣方言调查报告》中的全浊声母是送气的,我们的调查以及《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和《江西省方言志》都为不送气。这里依据的是我们的调查。
⑤见颜森(1986)。
⑥平山久雄的观点转引自蔡保瑞(1998)。
2008年第3期
31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部管理手册 精品